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5年全国高等学校“环境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与资源建设交流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16       发布者:交叉科学研究院       浏览次数:

2025年4月12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浙江树人学院交叉科学研究院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高等学校‘环境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与资源建设交流会”在我校拱宸桥校区顺利召开。来自全国51所高校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包括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暨南大学、内蒙古大学、安捷伦科技等单位的代表,共同探讨环境分析领域的前沿技术、教学创新与资源共建。

会议在浙江树人学院副校长陈新民研究员与教育部高校教指委领导、南昌航空大学原校长罗胜联教授的开幕致辞中拉开帷幕。陈新民副校长强调,环境仪器分析是环境科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需紧跟技术革新与教学需求;罗胜联教授则从国家战略视角出发,呼吁高校加强跨学科协作,推动环境分析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上午议程中,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环境仪器分析课程建设与技术创新展开分享。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维屏系统阐释了课程的定位与内容体系;浙江大学杨方星、西湖大学刘剀分别就色谱技术、原子力显微镜原理与应用进行深度解析。交叉科学研究院祝亚昕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的实操案例,展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

随后的报告环节聚焦新技术应用,浙江大学刘璟教授解析PCR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潜力,谱育科技项光宏总工展望环境在线监测技术的未来趋势,浙江树人学院交叉科学研究院毛书端副教授展示了实际运用中短链氯化石蜡的分析方法,东华大学徐晨烨副教授以全/多氟化合物为例探讨新污染物鉴定方法,安捷伦科技王伟则展示了新污染物创新检测方案。浙江树人学院信息学院刘静静老师还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的探索成果,引发与会者热烈讨论。生环学院副院长韩超在上午议程尾声对我校分测中心进行了全面介绍,重点展示了中心在支撑教学科研、服务社会需求中的平台优势,为课程实践提供坚实保障。

下午议程以分组参观与仪器实操为核心。与会代表分三组在交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都韶婷、实验综合办主任饶桂维、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柏珊珊的带领下参观了交叉科学研究院9号楼、10号楼的先进实验平台,涵盖ICP-MS、LC-Q-TOF、核磁共振(NMR)、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等30余台高端设备。实验中心教师团队通过分组演示与上机教学,详细讲解仪器原理、操作流程及教学应用场景,为参会者提供了沉浸式学习体验。

与会者一致认为,此次交流会为环境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资源共建及产学研协同搭建了高效平台,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分析领域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浙江树人学院交叉科学研究院表示,将充分发挥交叉学科优势,打造“环境仪器分析”课程建设标杆,为环境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舟山东路36号 浙江树人学院9号楼

电话:0571-88285381

版权所有:浙江树人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