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积极探索、坚持努力——交叉科学研究院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1-06-01       发布者:       浏览次数:

2021年6月1日下午,在浙江树人大学北校区交叉科学研究院大楼215会议室,交叉学科高峰班的同学们迎来了马奇英教授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维屏教授主持。

马奇英教授以“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超富集植物蜈蚣草的故事”为主题,从“3E”——Exploration(植物)、Explanation(机理)、Exploitation(应用)三个层面介绍了蜈蚣草的故事。蜈蚣草是凤尾蕨科,凤尾蕨属陆生蕨类植物,对污染物砷具有超富集能力,主要机理在于其具有较强活化土壤砷能力、很强的富集砷能力以及高效的砷解毒能力。实验显示,40-60天的植物迁移就能将地下水中砷浓度降低到饮用水水平,蜈蚣草在砷污染土壤的修复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

蜈蚣草的故事引起了同学们很大的兴趣,纷纷提问,“蜈蚣草富集砷后如何处理?”、“蜈蚣草富集砷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吗?”,马教授对这些问题都一一做了解答。此外,同学们就课题选择、学术论文书写、中外教育学习差异及出国留学等方面的问题请教了马教授。讲座的最后阶段,马教授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科研心得,她认为:做科研最重要的是有“不信邪”倔强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正是“不信邪”的倔强才让自己在大家都认为不存在砷超富集植物的情况下发现了蜈蚣草的这一特性,也是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让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先发表于顶级期刊《自然》杂志上。

马奇英教授的讲座让同学们了解到了科研的魅力,也在同学们的心中埋下了科研的种子。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刘维屏教授表示,此次讲座举办的非常成功,以后将定期邀请国内外科研学者以学术讲座的形式对交叉学科高峰班的学生进行授课,提升大家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助力同学们的科研发展。

专家简介

马奇英: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国家特聘专家、长江讲座教授、海外杰青;曾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南京大学教授、西南林业大学教授;现任Crit Rev Environ Sci Technol主编、Chemosphere副主编;长期从事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与环境修复方面的研究;2001年首次在Nature报道了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推动了国际国内土壤砷污染植物修复的研究与应用;在Nature、Environ Sci Technol、Environ Int等发表SCI学术论文350余篇,总引2.1万次,H指数72。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舟山东路36号 浙江树人学院9号楼

电话:0571-88285381

版权所有:浙江树人学院

浙ICP备:0501555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