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实验ⅠI》B
--实验简介
实验一 氯化钠的提纯-多相离子平衡法
简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未溶解的难溶电解质与溶解后形成的离子间存在着多相离子平衡,根据溶度积规则即可判断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情况。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溶度积规则及沉淀平衡的理解,探索沉淀的生成、溶解和相互转化的条件。利用多相离子平衡原理可以成功去除粗盐中C a2+、Mg2+、K+、SO42-等可溶性杂质,实现氯化钠的提纯,使学生体会多相离子平衡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实验二 绿叶色素分离——纸上色谱、薄层色谱与柱色谱
简介:色谱分析是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的重要方法。纸上色谱、铺层色谱和柱色谱是最常用的三种色谱分离方法。本实验通过对比纸上色谱、薄层色谱和柱子色谱对菠菜色素中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分离分析效率了解三种色谱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术,同时,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分离提纯方法。
实验三 滴定实验基础-比较滴定
简介:滴定是一种化学实验操作,也是一种定量分析的手段。它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指示滴定终点,通过两种溶液的定量反应来确定某种溶质的含量。本实验选用NaOH溶液和HCl溶液,以酚酞或甲基橙为指示剂,通过比较滴定实验,计算出一种溶液的浓度。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滴定管、锥形瓶等滴定分析常用仪器的洗涤和使用方法;熟悉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颜色变化,掌握酸碱滴定的终点,培养学生正确记录数据和结果处理的能力。
实验四 食用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和洗衣粉中总碱度的测定(4-1)
简介:本实验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醋和洗衣粉为实验材料,采用酸碱滴定方法,分别以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剂,分别采用NaOH和HCl标准溶液滴定,来测定食醋中的总酸度和洗衣粉中的总碱度。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能够再次巩固滴定实验的操作技能,掌握食用醋中总酸度和洗衣粉中总碱度的测定方法,养成毒地解决食物分析的能力,同时提高灵活运动定量化学分析知识的水平。
实验四 铵盐中铵态氮的测定和碱灰中总碱度的测定(4-2)
简介:氯化铵等铵盐中的NH4+是一种极弱酸,常用间接方法-甲醛法测定NH4+的含量。本实验通过铵盐与甲醛作用,结合滴定实验,利用NH4+与生成物H+的关系,测定铵盐中NH4+的含量。
碱灰又称为工业纯碱,含有NaCl、Na2SO4、NaOH、NaHCO3等。酸滴定到甲基橙变色时,除碱灰中主要组分Na2CO3被中和外,其他碱性杂质如NaOH或NaHCO3等也都被中和,因此该测定结果表示碱的总量。
通过本次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甲醛法测定铵态氮含量及酸碱滴定法测定碱灰中总价度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五 亲核取代反应-1-溴丁烷的制备
简介:1-丁醇和氢溴酸反应制备1-溴丁烷是典型的亲核取代反应,反应过程中使用到的反应装置主要有带有气体吸收的回流反应装置和蒸馏装置。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1-溴丁烷的制备原理和方法,掌握带有吸收有害气体装置的回流加热操作、分液漏斗的使用以及萃取、洗涤、干燥及折光仪的使用等基本有机实验操作。
实验六 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乙酸乙酯和肥皂的制备
简介:本实验通过酯化反应从乙酸和乙醇出发来合成乙酸乙酯,随后使用蒸馏操作来分离纯化产品,并使用气相色谱来分析产品组分、纯度和含量。酯在碱的作用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本实验中的趣味实验是通过动植物油脂的皂化反应和盐析操作来制备多种形状的香皂。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有更深的了解,巩固分馏操作和熟悉气相色谱仪的使用。
实验七 鲁米诺与化学发光(7-1)
简介:本实验介绍了化学发光原理并通过两步实验操作合成了化学发光材料—鲁米诺。随后对其化学发光现象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催化剂、pH和温度等因素对发光现象的影响。本实验还将鲁米诺的自发光与其他荧光染色剂结合来调控所发出荧光的颜色。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发光现象的认识和化学实验的多步合成操作能力。
实验七 107胶的制备及性能的测定(7-2)
简介:本实验通过操作掌握107胶的制备过程,加深对缩聚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反应过程的理解。聚乙烯醇缩甲醛(PVF)胶黏剂俗称107胶,是以聚乙烯醇与甲醛在盐酸条件下进行缩合,再经氢氧化钠调整 pH而成的有机黏合剂,其用途广泛。制备完成后,根据中华人们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 438-91,用白棉布、胶合板进行107胶黏剂的黏合性能测试,并与市售胶黏剂进行比较。